Untitled Document

活水基金Facebook

普通話「金錢以外」
活水基金簡介及標誌的意義  
教你如何賺取快樂》 講者:徐錦堯神父 | 第十三集:快樂的神父
請等候片刻...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專訪「活水基金」 – 一股福傳新動力

儀:徐神父, 我曾經聽過明朝的劉基先生說良醫之子多死於病, 意思是最好的醫生, 他的兒子是病死的。亦有些心理學家, 他們勸人不要自殺, 但最後自己就自殺而死。其實, 我不是懷疑, 但我真想問你, 你教人快樂, 但你真的有能力教人快樂嗎?而你自己又是否快樂呢?


徐:阿儀,多謝你的問題。我是一位天主教神父,而且是一位獨身的天主教神父。我們神父無妻子、無兒女,也沒有自己的小家庭。雖然有人認為我們這些「無家室的人」,也可以是「處處無家處處家」,但那些所謂的「處處家」,畢竟都不是真真實實的「家」。於是有人會以為我們這些做神父的,都是不吃人間煙火的人,有什麼資格談找尋或賺取快樂呢?在談這問題前,我想和你們分享一下我的一個小小的經歷。我現在是每月都去大陸講課、給大陸教會甚至是大學提供訓練的課程,十二年來,已去了一百多次、共六十五個地方,差不多走遍了全中國。去年我去了河北省,為二百多位大學生做了一個三整天的訓練營。你知不知道只是經過三天的相處,大學生們給了我一個什麼樣的「封號」?


儀:是什麼封號呢?


徐:他們叫我做「快樂的神父:老徐」。


儀:這確是一個很特別的封號,但他們是怎麼看得出來你是一位快樂的神父呢?


徐:我已經快要65歲了,他們才二十歲左右,所以他們叫我「老徐」。和他們三天的相處,他們聽我講課,參加我主持的彌撒,聽我講道,和我聊天,我也和他們一起彈結他、唱歌。他們見到的我,由早到晚都是快樂的,沒有一刻是不快樂的。其實,我在這三天中,也曾給他們分享過我一生的挫折、坎坷的經歷。我遇到過的困難,比他們任何人都大。但我仍然很快樂,內外都快樂,從心底湧出來的,都是快樂。所以他們在歡送晚會時,在螢幕上打了幾個大字,就是「快樂的神父:老徐」。


儀:徐神父,我們在讀聖經時,曾讀過保祿宗徒說:要「常常喜樂」,這常常喜樂中的「常常」兩個字,究竟指的是什麼?我們真的能常常喜樂,沒有一個時間不喜樂嗎?


徐:亞儀,真的可以!近代一位在中國傳教的傳教士,叫雷鳴遠的,他也曾說過一句九字真言:「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可見「常常喜樂」根本就是聖經的基本精神;這不單是可行的,而且也是我們基督徒所追求的理想。在這個節目中,我將會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可以賺取快樂!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