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活水基金Facebook

普通話「金錢以外」
活水基金簡介及標誌的意義  
教你如何賺取快樂》 講者:徐錦堯神父 | 第四十七集:孩子有犯錯誤的權利?
請等候片刻...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專訪「活水基金」 – 一股福傳新動力

徐:亞儀,你有沒有聽過「孩子有犯錯誤的權利」這種講法?


儀:聽過,但孩子不是也有改過的責任嗎?


徐:對,孩子有犯錯誤的權利,也有改過的責任。但我個人相信,只有在父母接受第一句時,孩子才能接受第二句。也許在討論這個話題前,先給你講兩則很嚴重的、發生在台灣的新聞。第一則是:一年級的弟弟不慎跌落水裡,四年級的哥哥怕被父母罵,不敢告訴家人。偷偷把弟弟留下的衣服掩埋起來,還懂得插一個湯匙作記號,等到家人發現去打撈時,已回天乏術。第二則是:一個女童為了救另一個同學而跌落水,想不到其他三個人也是害怕挨罵,竟然不去求救,反而跑回家去蒙頭大睡,失去了救人的先機。


  這兩則新聞的最基本原因是:這幾個孩子都是活在一些不容許犯錯誤的家庭中,所以都對犯錯有一種恐懼感,形成一種害怕犯錯的心理,以致一旦出錯,就只有盡量設法去逃避,甚至寧死不肯認錯。要鼓勵孩子學會從錯誤中自我糾正,父母就要有接納犯錯的胸襟,否則日後孩子養成怕錯而不肯認錯的心理時,反而容易鑄成不可挽回的大錯。

儀:看到上面兩則新聞,我好想問,這是孩子的錯,或者是大人的錯?


徐:我想起一句教育學的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其實,看到這種新聞一再發生,我們大人應該好好檢討一下,為什麼孩子犯錯不敢跟大人講?為什麼在我們的觀念裡,不犯錯的才是好孩子?正確的觀念其實應該是:知錯能改的才是好孩子。我們不准許孩子犯錯,一犯錯就責罰,結果只有使得孩子學會蒙蔽欺騙,以求眼前過關。這才是悲劇的來源。


儀:我認為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讓孩子不要怕父母,有事也敢來找父母求救。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孩子就不會變壞,因為他事事都告訴你,你自然就能防患於未然。


徐:對,我們要教孩子不能有僥倖的心理,事情發生了,就要勇敢的面對它,是自己的錯,就要付出代價,不是自己的錯,就要搞清楚誰該負責。


  我們都知道從實踐中學習是最有效的,但要在實踐中學習,就要有接納犯錯的胸襟,不要讓孩子以為一出錯就是大難臨頭,或把責任推給別人。孔子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父母也要讓孩子知道:犯錯不可怕,死不認錯才可怕。


  有些父母不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也不准他們犯錯,例如看到孩子在學行時,老是跟在後面亦步亦趨,生怕孩子跌倒;殊不知,孩子可能多跌幾次後,更能掌握身體平衡的感覺,而行得更快。好了,下次再談!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