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活水基金Facebook

普通話「金錢以外」
活水基金簡介及標誌的意義  
信仰與人生》 講者:徐錦堯神父 | 第138集:我們都應成為環保份子
請等候片刻...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專訪「活水基金」 – 一股福傳新動力

聽眾:神父,我們不停地談到環保。對於我們的下一代,在課程改革之中亦加插了不少關於環保的訊息,講到環境不是屬於自己,更屬於我們的後代,我們要為之前對環境的破壞,而更積極發展環保。在教育中不停加入環保訊息。但同時社會亦鼓吹「即棄文化」,不知在何時爆發出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在報灘講買報紙附送紙手帕;進食時也有木筷膠匙;手機亦要緊貼潮流而造成大量浪費。


  神父,你所講的環保都在於概念、或信念的分析,但在實施上卻有著重大的問題。究竟,我們該怎樣實踐環保呢?


徐:我認為所有有心推動環保的人都要集體努力,包括宗教、家庭、學校、記者和專欄作家也要拿出良心保護環境。這是一個循環問題。


  我在祈禱中了解到我們要對物有情,我提議為人父母者可自小教導子女保護環境。從觀賞花朵開始,以至郊遊時與子女靜坐深呼吸,欣賞藍天白雲,靜聽鳥語蟬鳴,流水淙淙,從小就能養成他們環保的習慣。我認為人人都應努力保護環境,不是一人能做到的。


  我欣賞很多人在假期時郊遊、踏單車、游泳,而不是逛商場購物。父母真的要以身作則,當我們帶兩公斤的食物旅行,也應該帶回半公斤的廢物回家。這是每個人的舉手之勞,開口之勞。教導子女頌唸古人如陶淵明、莊子的詩句,當他們受到詩詞歌賦的感染,思想亦會因此轉變。


  我們也要重視親情關係,不應著重於科技。我曾聽過,玩具不是為小朋友發明的,而是為父母發明的。其實小朋友根本不喜歡玩玩具,而是與父母一起玩耍,父母卻不明白才會弄得一團糟。


  世界的混亂是集體的責任。要是教會、專欄作家、學校都能多談有關環保的事,實際上父母也教導子女,人人分擔環保的責任,世界亦會改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改造世界。好了,下次再談。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