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活水基金Facebook

普通話「金錢以外」
活水基金簡介及標誌的意義  
信仰與人生》 講者:徐錦堯神父 | 第251集:逾越與復活
請等候片刻...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專訪「活水基金」 – 一股福傳新動力

儀:徐神父,我們從前都叫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的日子做「復活節」,現在好像叫「逾越節」。為什麼有這改變呢?


徐:復活是一個結果,逾越是一個過程。耶穌的復活,是經過一個死亡的過程才復活的,這個由死亡到復活的過程就叫逾越。亞儀,我也想問問你。你認為一般學生喜歡畢業嗎?


儀:當然喜歡了,尤其是大學畢業。


徐:他們喜歡讀書嗎?


儀:有些人喜歡,也有些人不喜歡。


徐:對了。如果你把讀書和畢業畫成兩個圈,有些人會只是選擇畢業而不一定喜歡讀書。但如果你把讀書和畢業畫在一個大圓圈當中,即是把讀書當成是畢業的一部份,那麼喜歡畢業的人也一定要連帶喜歡讀書。就好像一個人要懂得游泳,就一定要學游泳,要吃飯就要煮飯,要休息就要工作一樣。


儀:我們在生活中能不能經驗這個逾越?


徐:能夠。例如:在互相寬恕中,我們經驗到真實的內心平安,擺脫了冤冤相報的困局;在接納生命裡的平凡、支離破碎、矛盾與不幸中,我們學會熱愛整個生命、及生命中的一切,使生命重新有了光彩。其實,天主教徒相信人類也是處在一個逾越的過程中。儘管我們在現世所接觸到的都是不幸、痛苦、悲傷和死亡,但我們堅決相信,終有一天,人類會到達那幸福、歡樂和生命的境界。基督徒對世界樂觀,對將來充滿希望,亦願意為促成新世界的臨現,而參與改造世界的工作:包括對政治和社會事務的參與,並甘心分嘗這世界的希望與焦慮、愁苦與喜樂。


儀:當我們讀到保祿宗徒說「絕路而不絕望」時,他想的是不是你剛才所說的?


徐:大概是吧?世上所有偉人都一定有過「絕路」的經驗。他們之所以偉大,就是能夠在絕路中而不絕望。世上沒有一個革命者,能一次過而永久地完成革新世界的任務。先知埋葬了、屈原、岳飛、文天祥、孫中山都過去了,連基督也在我們眼前消失了。孫中山所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話,其實也是每個革命先行者的肺腑之言。基督徒的望德,是對主的聖言與計劃懷有信心,對現世和對自己都懷有希望;他自覺既為人類的一員,便應肩負世界的重擔,為歷史的繼往開來而鞠躬盡瘁。他的光榮及成功,就是他的信心、決志和行動。林覺民在《與妻訣別書》中說:「革命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這種不求成功,只求盡其在我,而問心無愧,不敢有負社會、父母及師友殷切期待的胸懷,就是我們所說的「望德」。只有懷著這種望德的人,才能在生命的每一個環節中,都經驗到逾越和復活。好了,下次再談!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