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活水基金Facebook

普通話「金錢以外」
「金錢以外」《廿二個關於聖方濟各大學的故事》
A A A
活水基金簡介及標誌的意義  
《廿二個關於聖方濟各大學的故事》 講者:明愛專上學院師生 第九集:義德篇 (下) - 關懷弱勢服務他人
 
正籌備升格為聖方濟各大學的明愛專上學院的師生,跟大家分享見證天主臨在的校園故事。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上一集

返回目錄

下一集

  2014年,我入讀了明愛專上學院的語文及通識學位課程。這是我人生第二次修讀大學課程。第一次在國內。那時候我十八歲。現在我的身份的成人學者。回想過去在明愛上課的三年時光,充滿愛、希望、喜悅及感恩,點點滴滴都是美好回憶。


  還記得和其他同學一起被邀請與校長共進午餐,不同身分背景的同學和校長、副校長一起,討論大至學校的發展,小至學校儲物櫃的利用,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而且校長對同學提出的各種要求和意見都給予耐心解答。那一刻,我們都感覺自己是明愛的一份子,對明愛產生強烈的歸屬感。


  另一印象難忘的片段是,大一時的一門通識課中,要求學生分組參與社會服務,然後把服務體驗分享給老師和同學。我們一組同學到觀塘的屋村探訪長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92歲的婆婆,她是殖民地時期的家傭,年輕時照顧他人,年老卻孤苦伶仃。我們臨走時,婆婆對我們說:「謝謝你們來看我,我已經好幾天沒有說話了。」這句話讓我深深體會到長者的弧單和人生的無奈。後來回校作分享的時候,老師的一段話讓我理解中如何能夠從服務他人的過程中體現義德和愛德。他說:「長者問題不僅僅是香港,而是整個世界的一大難題。我們只有行動起來,才能幫助到這些弱勢群體,哪怕是一個問候,簡單的面對面的交談,對這些孤獨的長者來說,都是最好的慰藉。」


  老師的話讓我明白,雖然個人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越來越多的人行動起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弱勢長者得到關懷和照顧。我決定付諸行動,現在一個月兩次去探望大角嘴一間護老院的兩位長者。他們見到我都很開心,我也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能夠關懷與照顧他人也是一種幸福。


  轉眼三年過去了,我今年已是四年級生。儘管即將離校,我仍會把這份愛德服務精神延續下去。

 

上一集

返回目錄

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