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遇問題,請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
||||||||||
|
||||||||||
張修女:晚安,我是天主教牧靈部工作者張修女。在準備今晚分享的時候,我想起一張BB相,是一個伏著睡覺的BB,他背上有一個很美的蝴蝶結,有個牌寫著「From God」(由天上來的),遠看好像一份小禮物。各位聽眾,你們相信生命是上天的恩賜嗎?《聖經》中有一處是這樣寫:「天主,我讚美你,因我被造,驚奇神奧!我的生命,你全知曉。」我們天主教徒所相信的造物主,是一個有情的天主,祂藉著一男一女透過婚姻結合,傳遞生命,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而從受孕的一刻,生命開始已經有「被尊重為人」的權利。在牧靈部工作,我更加確切明白生命不是必然的。在兩年間,我已經陪伴了十多個BB返回天家。在婦產科,跟夭折胎兒送別,失胎父母的心情是很複雜的。很多時家人會安慰BB父母,「不要傷心吧,下次再生就可以。時間會沖淡一切。」其實為父母來說,每個孩子都是唯一,獨特的,沒有另一個可以代替。無論胎兒有多小,它們的離世為父母來說都是很痛苦的,因為他們永遠都是爸爸媽媽的小天使、親骨肉。邀請你們聆聽下失胎父母的心聲,以下的說話是節錄自牧靈部收到的感謝咭。 Cary:感謝你們在我和丈夫最無助和脆弱的時間給我們支持和關懷,陪伴我們去面對這傷心的時刻。也許,這刻我們仍然不明白天主的計劃,為什麼BB離開了,但願我們有足夠的信德、堅強地向前走。」(下款署名:「剛喪親的家人」)。 張修女:牧靈部的陪伴和關懷並無改變事實,但給予父母力量繼續走這艱苦的旅程。失胎父母因著一份真摯的親子情,認出流產胎兒是他們的家人。但現時香港法例規定24周以下胎兒不屬人類遺骸,無法在公營墳場安葬,並需視作「醫療廢物」送往堆填區。失胎父母會很痛心這樣的處理方法。我服務過的流產胎兒年紀最少的是9個星期大 的Baby Paul,他的父母是天主教徒。BB離世之後,最後將他安葬在天主教香港教區的天使花園。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天使花園」呢?原來背後是2017年4月一對失去15周胎兒父母傷心的故事,當時這位媽媽因掛念去世的胎兒而患上了抑鬱症,每晚失眠,不斷問:「我的BB會去哪裡呢?」後來這對父母向教區求助,教區積極回應,一方面修改天主教墳場章則,一方面在柴灣天主教墳場劃出幾幅地,最後得到食環署批准用作安葬流產胎兒之用,那就是今日的天使花園。自此之後,24週以下自然流產胎兒的父母,只要其中一方是天主教徒,便可以為他們自然流產的胎兒申請安葬在天使花園。 各位聽眾,不知這班未能為自己發聲的小胎兒說了什麼訊息給你聽呢?我深深體會到:人的尊嚴和價值並不在於我們做了多少的豐功偉業,也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看看這班小天使的生命,雖然他們是這麼的脆弱,但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尊重和關愛。這班小天使激勵我要懷著彼此尊重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希望世界因著你和我而變得更美麗。 願主祝福大家,晚安。 |
||||||||||
|
||||||||||
網頁比例
訂閱頻道
活水福傳新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