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請等候片刻... | ||||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
||||
Peter:徐神父,你能準確點告訴我們,偏見究竟是什麼嗎? 徐:偏見英文叫Prejudice,它是由拉文的Praejudicium來的。Judicium就是上法庭受審,Prae-judicium就是在正式審判前而下的宣判,是對事件未經詳細考慮前,便急忙下的結論。偏見使人忽略甚至輕視一切陌生的、不認識的或我們所不同意的東西。 Peter: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偏見是非理性的?比如說,人們不是因為有了理由,才憎惡;而是因為已經有了憎惡的傾向,才去找理由來證實自己憎惡得有理? 徐:對。若果我們不喜歡一個人,我們會努力搜索,希望能找出一兩個他做錯事的例子,然後匆匆下個結論,使自己對他的反感,來得理直氣壯。 Peter:香港九七回歸前,有些外國人因為認定九七是香港的大限,所以都在努找尋證據去證明他們的判斷正確,這算不算是偏見? 徐:這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一個人對別人的反感,有時可能是出於誤會,或者是由於判斷錯誤。但真正的誤會或判斷錯誤,會在獲得足夠證據後而被矯正;而偏見卻是即使在明顯的證據面前,也不會使人更改原來的看法。所以我曾在這裡說,判斷錯誤或誤會是知而能改;而偏見卻是知而不改的。懷有偏見的人,甚至會抗拒證據,拒絕去相信某人或某事的本來面目。即使是面對確鑿的證據時,他們也會說:「他其實真是個壞透了的人。他作的這件所謂好事,誰知道他在懷著什麼鬼動機?」所以偏見是一種理智上的「閉塞」。當然,懷有偏見的人,是不會承認自己有偏見的,正如喝醉酒的人,總說自己是清醒的一樣。 Peter:偏見的害處又是什麼呢? 徐:偏見包含信念和態度兩種因素。信念是一種看法,態度則是一種好惡、喜好或厭惡。舉例來說:當我說「父母不會明白我們」時,那只是一種看法,但當我說「我不會和父母談及我所交的朋友」時,那就是一種好惡了。又或者當我說「我不相信吸毒者能改過自新」時,那不過是一種看法,而當我堅決要「反對在我們附近興建戒毒中心」時,那便是一種態度、一種好惡了。 Peter:這種偏見和道德又有什麼關係呢? 徐:很少人對別的人或物完全沒有偏見。但偏見的「信念」只是一種思想或一種看法,而偏見的「態度」卻是很危險的。它遲早會由口頭的反對,變為積極的躲避,即躲避不喜歡的人,拒絕接觸所不喜歡的事。然後是實際的歧視,表現在排斥別人的行動上。世界上仍有不少地方,某些被歧視的人不能享受一般人所享有的政治權利或就業機會。不久前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更是這種歧視的制度化。好了,下次再談! |
||||
|
網頁比例
訂閱頻道
活水福傳新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