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請等候片刻... | ||||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
||||
各位聽眾,您好!今次我會繼續講利瑪竇的《交友論》,題目是建安王的友誼。 1595年,是利瑪竇來中國內地的第十二年。他希望能去到北京,得到明朝皇帝的批准,長期留居中國。可是,在北上的路上他屢遭錯折。當他在南昌過境時,得到友人王繼棲醫生介紹,結識了建安王。當時的親王,可享受朝廷所給豐厚的俸祿,但沒有甚麼權力。 王繼昌知道利瑪竇的記憶力很好,便在一次宴席中,當著親王、高官、名士等賓客面前,請求利瑪竇示範,利瑪竇感到盛情難卻,便請眾人在紙上寫出互不相關的字,約有四、五百之多,利瑪竇只看了一次,便能將所有的字倒背出來,在座的人都拍案叫絕。當時的地方官陸萬垓(該)便批他留居南昌,並請他將他的記憶法用中文寫出來。 後來,利瑪竇向建安王送禮:地球儀,幾何象限儀,天體儀,幾幅畫,日晷儀,稜鏡,當中包括他用中文寫的《交友論》。 利瑪竇寫了一個引言,大意如下:我,利瑪竇,從大西航海來到中華,仰慕大明天子的文明和德行,和中國先輩聖賢的遺訓。今年春天,來到金陵,經過南浦,看到奇山異景,感到此處必有高人居住,我便把船停下,上岸觀賞,探得這位高人就是建安王。後來,我前去拜訪建安王,他非常友善,准許我只作長揖,不用跪拜,然後又為我設宴,把我看成上賓。席間,建安王親自從他的位置走過來,握著我的手說:「凡有德行的君子,不嫌棄我而來探望我的,我必會熱情招待和敬重他們,視他們為我的朋友。你既來自大西,相信貴國必是道義之邦,我很想請教你,貴國對友道的看法。」我,利瑪竇告辭回家後,便開始寫下我從小所學到的,寫成一本關乎「友道」的書。 從這引言,利瑪竇首先很巧妙地寫出他如何仰慕明朝的皇帝和中國傳統的深厚文化。其次他指出建安王是一位高人,非常好客,對有德之士,尤其重視和喜愛。在宴會中,不顧王家的身份,從自己的席位起來,走去握著利瑪竇的手,這表示建安王態度誠懇。其三,建安所請教的問題是「友道」。 友是指友誼,而道則有兩個含意,一是指道路,二是指道理。利瑪竇後來寫書回答,不但出友誼的意義,更指出友道關乎天道,就如《中庸》所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既然是天道,那麼實踐「誠」便是人所行的道路。同樣,「友者,天之道也,友之者,人之道也。」交朋友是上天指示給人的道路,是活出人生意義的大原則,為此,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須與人為友。換言之,朋友可使我們的生命產生崇高的意義。在此結束,各位聽眾再會! |
||||
|
網頁比例
訂閱頻道
活水福傳新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