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請等候片刻... | ||||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
||||
|
||||
Peter:神父,在過去十多集中,我們不斷說基督徒的德行:寬恕、謙遜、良善、節制,也希望眾人都可以做到這些德行。但是,今天在社會上的爭執和矛盾,都是因為缺少了這些德行,他們該如何學習德行呢? 徐:我做了40多年神父,我經常問自己:「為何要做神父?天主為何要創造世界?」我認為天主創造世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使人快樂,所有人都快樂,不分宗教,不分階級,不分種族。我也認為天主這個目的是正確的,祂是為人而創造世界;可惜的是,宗教人士卻常說我們要光榮天主,侍奉天主。 其實,天主真的想人類快樂。中世紀有句拉丁文 "Gloria Dei Homo Vivens",意即一個快樂活潑的人,就是天主的光榮,而我們都好像忘掉了。一個快樂活潑的人,是天主的光榮;一個健康的國家,是天主的光榮;一個和平的世界,是天主的光榮,因此,我認為天主教應做到這些,而整本聖經,都在教導我們這些事。 大公會議有兩部最重要的憲章,就是《教會憲章》及《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教會憲章》是教會自我的反省,《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論述教會的使命。教會憲章的第一句說明教會應該是天人合一,及人類合一的標記與工具。我們要讓人看到我們是合一的,我們促成合一。我們如合促成合一呢?至少也要打破一些界限,包括宗教的界限,我們不應該因為宗教而感到彼此不同,反而,宗教應該是促進人類的合一,而不是增加分裂的藉口。這就是天主的自我意識。 教會的使命是甚麼呢?它指明「我們時代的人們,特別是窮人,受壓迫的人,他們的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都應該是教會的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凡是發生在人世的一切,我們應該感同身受」,就如人溺己溺,人飢己飢,意即你遇溺就如我遇溺,你飢餓就如同我飢餓,這就是教會的使命。 香港常說學習梵二(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我認為以下兩句說話足夠我們學習一年:如何促進世界和平?如何對世人的感受及遭遇感同身受?天主關心所有人,那麼,教會就要像天主一樣關心所有人。如果天主教可以做到,我感到我們會邁向大同。我們的自我意識都很重要,我們的存在是為了促進合一,我們應該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要是大家都能做到,世界就會邁向和平。 |
||||
返回頁頂 | ||||
返回頁頂 | ||||
|
網頁比例
訂閱頻道
活水福傳新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