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活水基金Facebook

普通話「金錢以外」
《大公精神 信仰實踐》講者:徐錦堯神父  | 第四集:學習有不同階段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上一集 返回目錄 下一集

Peter:徐神父,你上前所說的話題還沒有完,你繼續下去吧。


徐:教育,父母教導子女,你說得清清楚楚,再問他是否明白,他說明白,你會否相信他明白呢?在教育上,有個三角形,三角形內分為幾層,只用說話說明,他不會太明白;下一層,你說一個故事,他就明白多一些;如果讓他看到幻燈、實物、電影,他再明白更多;如果他能親身體驗,例如貧富懸殊,帶他到赤柱的小山上,看見山上的有錢人和山下的窮人,他就明白更多。環保都是一樣,有次我在中環,看到一頭死豬被放在桌上,你讓自己的兒子見到,他就會知道世界可以如此污穢,他明白更多。


  有種學習稱為 “Explosure”,即生活體驗,我有位朋友想教導女兒環保,她怎樣也不明白,他就鼓勵女兒到連南,即廣東北部的山區地方,在一所學校內義教,當了半年義工,她明白甚麼是環保。


  從說話,到故事,到圖片,到實踐,再到生活體驗,教育完成未呢?未,只是一半,他明白了那個概念;他明白以後,再之變成生活(Internalization),當時,他就會明白更多。


  如果父母從小教導子女,一直像墨子所說的「三歲定八十」,從小教導,一直生活,他漸漸長大,見到不環保的事,就會憎惡,即是環保已變成他的使命,要一生為這件事奮鬥。甚至他看環保的事,可以舉一反三。這就是知識,知識也變成他的使命。第一,他要完全明白相關的知識,這已經不容易,我們只會說,但他會否明白?不會,我們說個故事他明白更多,看電影後他明白更多,生活體驗他明白更多,完成這些動作,只叫明白,而沒有實踐,實踐之後就更為明白。助人為快樂之本,你幫助別人之後,原來真的會很開心。還有,我告訴你寬恕是最好的事,你依然會擔憂,直至你真正寬恕的時候,在寬恕之後可以沒有負擔,放下心頭大石,你就明白甚麼是寬恕。


  你會否談寬恕?會否教導寬恕?你會否將寬恕、分享、環保作為你的使命?


Peter:可否說今天的人只是聽,但沒有做或嘗試實踐呢?


徐:我覺得連說也說得不清楚,你說了教事,之後就要證道。為何我這麼容易證道呢?你說出生活經驗的時候,你為說話作見證,別人會明白更多。


Rosa:神父,我也同意你的說法,聖經中耶穌叫我們悔改,要我們信從福音,我理解「從」字,是應該有行動的。


徐:是,要按照福音而生活,之後你就明白福音所說的,你從未活出,你是不會真正明白。
上一集 返回目錄 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