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
||||||
|
||||||
Peter:徐神父,你好。上次,你提到天主教的大公,你又提到我們應該互相學習。以前,天主教對「大公」的意思,就是希望其他人全都相信我們,是甚麼時候開始作出改變的呢? 徐:準確來說,是1962年,約是五十三年前。那時,剛剛舉行大公會議。我感到大公會議的開端非常美好,我也不知是否天主聖神密感,當時邀請了很多非天主教徒,如基督教徒、無神論者……等等,來做觀察員。所有的宗教或專業都有術語 (jargon),那些專有名詞,旁人聽不懂的。若你邀請了別人來做觀察員,就不能說別人聽不懂的話,因此,不自覺地都需要開放,說別人明白的話。第二,天主教不要在沒有證據之下不斷指證他人,除非有真憑實據,若不然就沒理由假設他人有問題。所以,會議中會減少開罪他人的語言,並會多點用上大公的語言。 我自己認為我真的很喜歡天主教,特別是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的天主教,因為她真的很厲害。在公元2000年,教宗能夠向全世界道歉,一個宗教領袖向其他人道歉,天主教堂堂全世界的最大宗教,有12億人,卻向其他宗教道歉。當時,有些天主教徒咽不下這口氣:「我們做了錯事,向別人道歉?人家沒有開罪我罪嗎?為何他們不向我們道歉呢?」當時,真的有人在公教報撰文,我感到他是忘記了那份胸襟。 一個偉人,或一個偉大的教會所犯的錯,誰看不見呢?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不用說出自己的過失,他人都知道你不當。早一點道歉,他人會感到你的偉大。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還有,道歉並不是教宗發明,每台彌撒第一個動作就是悔罪禮,我罪,我罪,我的重罪……所以,懺悔、悔改,是改心,這基本上是天主教最基本的動作。 領洗時,候洗者做了兩個基本動作:其一是棄絕魔鬼,其二是選擇基督。我刻意在棄絕罪惡時說:「我知道我問你們,你們必定答『棄絕』,你們不要太快答我,每人停下三十秒,想一想,你最想棄絕甚麼。你認為心中的魔鬼是甚麼,要想清楚。」這果然有效,我們不要把禮節當成事不關己,而是真的棄絕。 我們做過壞事,教會都曾做過對不起世界、對不起中國的事,教宗道歉是正常的,完全符合天主教精神。正因為你能道歉, “Errare humanum est”,拉丁文說錯誤是人之常情,你不知錯才有問題,知錯不改更為糟糕。所以,做錯事並非問題,認識錯誤,改變錯誤,這才是偉大,這才是教會的精神,亦是梵二的精神。 |
||||||
|
||||||
網頁比例
訂閱頻道
活水福傳新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