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
||||||
|
||||||
![]() |
||||||
明:神父,我前幾集聽到有句說話,是孔子所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我看到一個很美麗的圖像。如果我們身為基督徒,要如何跟着聖經的教導,達到這美麗的境界呢? 徐:聖經有個很大的特點,如果是基督徒應該明白我所說的話,聖經中很少提到「教會」,特別是福音,耶穌多數說「天國」,而不是教會。 甚麼是「天國」?天國就是天主為王,天主創造宇宙,祂是宇宙的王,祂不但創造世界,也製造了法律,即管理世界的法律,例如萬有引力定律是法律,種植需要法律,飼養牲畜需要法律……身體健康需要法律嗎?家庭幸福需要法律嗎?世界大同有法律嗎?全都有法律。我們奉天主為王,是運用祂的法則去處理人生,而這些法則之中,最重要之一稱為「愛」。 「愛」有兩個要素,就是「寬恕」和「分享」。若你無法寬恕,夫妻不能一生相愛,必定有些階段不再斤斤計較,寬恕對方。還有分享,耶穌甚至將分享當作祂最重要的教訓,有次,在世界末日,最後審判時,祂說:「我餓了,你沒給我吃;我渴了,你沒給我喝……你便到地獄;反過來,我餓了,你給我吃;我渴了,你給我喝,你就到天堂。」最大的問題是,那兩個人都問:「主,我們何時見到你,而給你吃,或沒有給你吃呢?」耶穌說不管他們知道與否,在世上為最小的兄弟所做的,就是對耶穌做的。對他人做的事,耶穌會感同身受。這是我們的信仰,耶穌感同身受。 明:神父,你所說的分享,我都懂得。但要寬恕別人,真的很難。 徐:我不理會困難與否,我相問你,你想快樂嗎? 明:當然想。 徐:如果你心中有仇恨,你可以快樂嗎? 明:那麼,和寬恕有何關係? 徐:你若不寬恕,你就不快樂。 明:我要怎樣做才可以寬恕呢? 徐:放下,你喜歡與否,你要放下。世界上沒有仇人,沒有憤怒,沒有妒忌,你才會真的快樂。如果生命中有仇恨,有妒忌,有仇人,你不可能真正快樂。你不可能如莊子所說的「至人無夢」,發夢都是好夢。 明:神父,你可否教我秘訣如何放下呢? 徐:沒有秘訣,你拿着燒紅的炭,你說:「神父,很熱呀!」我叫你掉了它,你卻說掉不下。 明:即是一定要掉下,因為這是燒紅的炭。 徐:沒錯,因為你經驗到。這件事都需要我們的父母,自小教導子女。我寫了一本書名叫「家庭、民主、信仰」,因為很多信仰不自小學習,大了學習經已太遲。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若你有良好知識,良好信仰,良好人生態度,你根本不會生病,若你生病就很難處理,正確的態度就是這樣。這其實是佛教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一寬恕,便立即快樂,你不願意,我也沒有辦法。奧斯定都提到天主要創造你,不用你同意;要救你,卻要你同意。祂所有的法律都需要你同意,你不願意,也拿你沒辦法。好,我們下次再談。 |
||||||
|
||||||
網頁比例
訂閱頻道
活水福傳新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