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請等候片刻... | ||||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
||||
余:神父,聽了很多次你的錄音,你曾說過「念好每句經,做好每件事,吃好每口飯,睡好每一天」。我們的工作繁重,現在的社會,一個人要做數件事,真的很難做好每件事,我們沒有足夠的心力,會感到疲倦。吃好每口飯,也不容易,為了做更多的事,根本沒有時間吃飯。我們的動力,從何而來呢? 徐:你說做好每件事並不容易,讓我舉個例子,面對著同樣的小一學生,有兩個老師,會不會一個比較做得好,一個做得不好呢? 余:有。當然有。 徐:為何哪個會做得較好呢? 余:因為他有心力。 徐:沒錯。我們時常說,我們不易做好每件事,不過在世上,你會見到有人能做個好父親,有人卻做不到;同樣頑劣的學生,有老師可以把他教好,有老師卻教不好;反過來,在你身上,面對同一件事,昨天做得比今天好,有沒有這個可能呢? 余:有。 徐:我自己有個概念,叫「至人」。莊子說「至人無夢」,我們要努力做「至人」。面對同樣頑劣的學生,一個老師用心教導,一個老師卻發脾氣,我們就要做用心教導的一個。因為有人做到用心教導,所以這是有可能而不是抽象的。 在於自己,昨天做得好,可能是因為自己心情好,今天做得不好因為你心情不好,所以你就要做昨天的你,而不是今天的你。 當我自己說「做好」,「吃好」,並不等於事情會好。我和大家分享一個「十比九十」的理論,世界上所有的事,只佔有百分之十,當你面對一件事,你有百分之九十的自由去做。面對一個大地震,壓在瓦礫之下,一個人支持不住死了,一個人能支持下去,沒有死去,世界就是這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命力,而我感到有生命力的人是快樂的。 我曾提到「聖德在努力」,我們只要努力便足夠,我們要享受努力的過程。 Peter:神父,你說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事,可以用不同的心境來面對。那麼,我們的信仰有甚麼作用呢? 徐:我不想在這裡硬銷宗教,但要是一個人不斷聆聽聖經,不斷鼓勵自己去做該做的事,做完之後感到有回報。我不是說實質的回報,因為「做好事」本身就已經是回報,你愛人有一份回報,何況是一份永生的回報。為我來說,「做好事」和「回報」,同樣重要。 我也想提醒各位做父母的,別因為自己的子女成績好,而報答他,別讓好成績和報答掛勾,父母要讓他明白,讀書本身就是一份報答,幫助別人是一份報答,能刻苦也是一份報答。好了,我們下次再談。 |
||||
|
網頁比例
訂閱頻道
活水福傳新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