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請等候片刻... | ||||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
||||
|
||||
梁神父: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慈幼會梁偉才神父。今晚,我們邀請了杜玉燕校長為我們分享「亦師亦友」這個主題。 杜校長:大家好。其實在我教書之前,已聽過「亦師亦友」這個詞語。年青人需要師長的提點,需要朋友的陪伴同行,若然能將年青人這兩種需要,結集於一個人的身上,那麼,這人必定能贏取年青人的心,達致以生命影響生命。 而要以師長的言行、生命,影響青年人的生命,秘訣就是要爭取多點時間、機會,和他們一起。因此,「臨在」是施展感染力、影響力最有效的途徑。 鮑思高神父經常這樣說:「除了愛學生之外,也要讓學生知道老師們愛他們。這樣,學生才會愛我們所愛的。」怎樣能讓學生知道老師愛他呢?就是要時常臨在於學生當中,並且要營造歡樂的氣氛,和他們交談、玩耍、成為朋友,探討人生的問題,和他們一起籌劃將來的生活,藉此一起建立互愛、互信、亦師亦友的關係,這份關係也會使我們更容易了解學生的需要。 身為老師,我們要盡量爭取時間和學生一起,並且要令學生覺得我們容易親近,和隨時有機會親近,例如在小息、午飯休息、下課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走到學生當中,和他們傾談生活上的瑣事、學習上的困難。上課前,我們盡快到達課室,甚至比學生更先到課室;下課時,我們最後離開課室,令學生感到時常有老師在場照顧的感覺。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之中,我們透過觀察、傾談,加深對學生的認識,並且要記著他們的名字,了解他們的性格和需要,好能更適切地幫助他們。 但是,臨在、親近學生、和學生一起,並不是要我們扮演警察的角色監視他們。親近學生和監視學生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是否出自一份真誠的愛心去關懷和親近學生。發自內心的關心和親近,才能和學生的心拉近,才能打動學生的心。 青年人面對不少生活上的壓力、誘惑和成長路上的種種挑戰,稍一不慎,就會迷失方向和目標。當他們面對困惑的時候,我們能否成為他們第一個記起的人呢?在有需要的時候,他們又會否主動向我們說出他們的困惑,讓我們陪伴他們,一起面對成長路上所遇到的困難、壓力和挑戰呢?要成為第一個被記起的人,成為他們的同行者,就必須靠日常多接觸,臨在於他們的生活當中,和所建立的關係,才能真正地協助他們的成長。 梁神父:今晚,我們的分享暫告一段落,感謝杜校長的分享。各位聽眾,晚安。 |
||||
返回頁頂 | ||||
返回頁頂 | ||||
|
網頁比例
訂閱頻道
活水福傳新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