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時段、
全新形式


金錢以外《生命的呼喚》林仲偉神父

電台:FM104新城財經台
時間:逢周六晚上10:30-11:00
App:請下載「金錢以外」
金錢以外《生命的呼喚》
「金錢以外」《生命的呼喚》

第四集:
再念深的四個層次(蟲繭)

2020年11月28日

《生命的呼喚》

講者:林仲偉神父

(第一節)

Peter:歡迎大家來到今晚的《金錢以外》,「生命的呼喚」是我們今個月的主題。神父,你在過往給我們很多教導,要我們聆聽,要我們注意緩於判斷,亦叫我們要有慈悲,亦要從對方的好處著想。在不同事上,都提到生命中對將來的呼喚,在這方面,你還可以給我們甚麼教導呢?

林:我們返回重覆了數次的佛家的說話,你說,神父也說佛家話,其實這些都是很好的人生的哲理,已經跳出宗教的框架,那就是「初念淺,再念深」,「深」在哪裡呢?深在於客觀事實的深,我們去追尋客觀事實,我們去了解多一點。

  這份「深」就在於我們生命的幅度、闊度、胸襟的廣闊,及慈悲、憐憫。我們用慈悲憐憫的角度去看事物,而不是以判官的角度,這是另類的一種生命的呼喚,因為太多呼喚是叫我們去審判別人。我們現今不再鑽牛角尖去審判,我們以胸襟來包容他,擁抱他。

  可是,還有第三個幅度,這第三個幅度令那份擁抱,那份愛更有深度,不再是純粹表面的溺愛,甚麼也說好等等。我們這第三個幅度就是:愛是愛到為了他真正的好處,而不是他即時的開心感、滿足感。我們要愛他更深,愛到他真正的好處。有時,那真正的好處亦不應該是表面的,而可能要令他受到啄磨,甚至是折磨,好能夠脫胎換骨。我們人是很需要脫胎換骨,若不然便原地踏步。

  好像我們宿舍有位學生,他在去年入讀中一,真的令我們認為他是最難教導的一個,為甚麼呢?他不發聲,整日悶悶不樂,做些令人很討厭的事,令同學都很討厭他。他每次在週日晚回來,再次開始日常的寄宿生活,總是哭過不停,抱著帶他回校的祖母,不讓祖母離開,或是要祖母帶走他。

  過了大半年,他真的甚麼進步也沒有,唯一的進步就是多說了一句話。在這個新年度,我們還要讓他寄宿嗎?由誰來決定誰可以續宿,誰要離開寄宿部呢?那就是我們的副社監。他竟然說:「這位同學不要全寄宿,轉變為半寄宿。」我們有個新的做法叫「半寄宿」,他放學後來到宿舍,直至晚上8:45,之後便回家。為這位同學提出這措施的時候,我們的同事也有些不接受,一來認為太晚回家,二來那家庭會失控,會令家庭難以接受,那豈不是更糟糕?即是我們做了一年工作,現在好像徒勞無功。

  副社監就提出他的觀點,他說在這同學的情況上,我們都要考慮下更重的藥,不要令他的家人過份依賴我們寄宿部,難道他們不用處理嗎?他們要做的,是不是就是溺愛,好像他的祖母溺愛他一樣呢?為他做很多貼身的事。相反,那位同學的父親並不做事,不願花時間在這位小朋友身上,可能感到不知做甚麼才好。於是,爸爸放工便回家,進自己的房間「打機」。我們很想迫使那位父親負起他應負的責任,不應將所有責任交給那祖母。

  「再念深」的「深」不單止是我們有一份愛去幫助他,而這份愛也要有深度。

Peter:神父,我一直在聽,我也是一個工作的人,我今日還在工作,我在社會上工作,我亦是做管理的工作,我在想:神父你所說的,是不是空談,我就不能帶進我的生活裡呢?我慢慢認為不是,其實在我們的工作,我們對人、對事,其實我們都可以放入這種幅度,及對事情加以考慮,去處理我們的工作,而為對方好,但又能改造事情,而沒有衝突。

林:這份愛經常都有一種改造的功能才有意思,這份愛是將一個人改造,我們的愛不是要溺斃他,我們的愛是去潛移默化地影響他,特別影響到他能夠有種自立更新的能力,不是經常依賴你的愛。

Peter:所以,更加一點,我覺得很多時我們身邊的一些從商的朋友,他們很多時會將我們的教導或想法,排斥在他的工作之外,他覺得現實社會不是這樣的,但是,其實我們這種說法在現實社會裡,是更有效果的。因為那並不是邏輯裡面所判斷可行與否,而是我們是為栽培更好的人而作為出發點。

林:即是好像剛才所說的,「再念深」,這個「深」有很多層次的解釋,若不然,可能又再墮進找到事實便審判人的情況;或者只是愛他,經常給他機會;有時,經常給機會並非真正的機會,是害了他的。

Peter:相當同意。我想今次我們所說的「生命的呼喚」,其實都提出了很多,讓大家要討論,才可以能夠傳達這訊息。我們都希望大家能夠將林神父所說的內容,放進你的生活,在你的家庭中,去思考如何可以有個更和諧的環境。我們在第二節的時候再談。 

(下節待續)

(第二節)

Peter:歡迎大家來到今日第二節的《金錢以外》,「生命的呼喚」這個題材是非常吸引的。神父,你先前談了很多,我還想再多聽一點。

林:我之前提到有位學生,一整年都沒有進步,那就算了吧,放棄吧,不要寄宿了。後來,我們再給他機會,但有位副社監說:「不可以,我們要用重藥。」這引申到另外一個很好的比喻。有位小孩,他經過樹下,見到有個蟲繭在樹上,他隱約見到那蟲繭尖端,好像有個頭要探出來,那應該是蝴蝶破繭而出,牠的頭伸出來探索。他看到那未成型的蝴蝶正在掙扎,很想衝破那蟲繭的尖端飛出來,他想想:不如幫牠一把。

  於是,他回家拿了一把剪刀,回來後將蟲繭尖端剪開,令內裡未成型的蝴蝶輕易出來,但牠並不是飛出來,而是掉到地上。他看到那未成型的蝴蝶在掙扎,拍動自己的翅膀,但卻飛不起,原來牠的翅膀還未成長,為何未成長呢?因為牠沒有足夠的掙扎,牠掙扎時,身體所有養份都會送到翅膀,於是那翅膀便能成長得好。現在他幫了牠,卻害了牠。

  所以,我們說第三個幅度是為牠最大的好處,就在於此,意即愛一個人可以溺愛他,溺斃他;或可以是一個有成長的愛,令他自己能站穩,這份愛才是全面的。難道你餵養一位小朋友直至80歲嗎?不可能的,他應該懂得自己吃飯。

Peter:神父,有時那主角在吃苦的時候,他反而在抱怨。

林:那主角在吃苦的時候,他明白便會明白;他不明白的話,我們要看如何幫助他明白。好像剛才的那位學生,我們將他轉為半寄宿,正想喚醒他的父親,做作為父親應負的責任。若果到了最後,我們覺得那父親無可救藥,我們便會再次讓那學生返回全寄宿。但是那份慈悲,我們是要有進步性的,或發展性的,或有益性的慈悲,不是純粹完全被動的慈悲。

Peter:所以,這裡也提醒及呼籲大家,尤其是對下一代的培養,有時都會有一種過份的保護,讓他有掙扎的機會,事實是相當好的。

林:好,我們談了那三個幅度,有深度的「再念」,有愛的「再念」,後來為對方的好處的「再念」,不是純粹用愛去溺斃他。

  現在,我想到第四個幅度,感到更完整的「再念深」。第四個幅度就是群體性的,我對他好,我給他機會,我去為他設想,其實是否足夠呢?我們有時需要群體性,去幫助他成長。那群體性有時需要大家信服當中的邏輯才可以,若不然,可能未必達到一致。這也令我想起《福音》中很出名的亡羊的比喻,故事提到有個牧羊人,有一百隻羊,帶到深山牧放,尋找草原。有一隻羊走失了,那牧羊人愛羊心切,於是放下了九十九隻羊在深山,他就去找那隻羊。他找到之後,開心不已,將那隻羊放在自己肩上,帶回家慶祝。

  當然,這是一個耶穌的比喻,有很多人挑戰這個比喻,一來說那牧羊人太輕率了,怎能將九十九隻羊留在荒山?二來將找到的羊放在肩上,那樣慶祝不是慫恿別人離開嗎?如果你是牧羊人,你應用一條繩綁著牠的頸,一邊拖著牠,一邊責備牠,而且要牠示眾,不要像牠那樣。所以,有很多挑戰這比喻。

  可是,我自己卻不是挑戰這比喻,我想令這比喻有個好好的結論或尾聲,或高潮就是,就是牧羊人尋找那隻羊,而其他的九十九隻不是抱怨牧羊人的偏心,只顧著那走失的,而是大家一起計劃,大家都很明白牧羊人的心,而且那走失的羊是我們的兄弟來的,我們大家一起組織起來,我們分批,一組一組走到荒山野嶺,不同地方,去尋找那走失的兄弟。找到之後,與牧羊人一起回來,真的一起慶祝,大家都會很開心,因為找到,因為我們都有出力找那隻羊。

Pete:其實在現實社會裡,神父你剛才說的比喻,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只是宗教思想,並不可使用在實際情況。但是,我作為一個管理人員,我可以告訴你:其實一個成功的企業裡面的策略,其實是和神父你剛才所說的背後的理念相近。有人會用惡性競爭,從公司不同部門的表現,觀察哪些人表現得好,或哪些部門表現得好,使大家競賽;但是,優秀的企業通常會先讓好部門支援不好的部門,讓大家一起成長,而競爭仍有,但是在第二位。這似乎也引證了在實際生活之中,其實都可用上那些幅度。

林:對的,很多時我們將宗教和生活分割,以為宗教歸宗教,生活歸生活,宗教就是虔誠地念經,生活就是在拼搏;其實宗教的思想絕對可以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且令到生活提升,給我們一些超然的價值觀、方向,令我們的生活調校得更好。

Peter:很多謝神父今個月裡,與我們談了很多,令我們能夠醒覺生命裡的呼喚。以下的時間,神父,請帶領我們結束祈禱。

林:我也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我們回應我們的大主題,就是「愛的呼喚」,「生命的呼喚」,我們再次提到那句說話,「初念淺,再念深」,這是超越宗教的框架,是一個人生很重要的哲理,我們不要膚淺做人,我們要「再念」。再念的時候,我們有客觀事實,我們有愛心,我們都為對方完全發展設想,我們更加是一個群體的力量,大家手牽手,我們邁向生命的豐盛。以下所求是因我們的主基督。亞孟。

  現在給大家上主的祝福,願全能的天主、聖父、聖子、聖神,降福你們。亞孟。

Peter:感謝神父,提醒聽眾如果你想收聽神父每日的分享,你可以用WhatsApp(+852 5287 5161)去與我們活水溝通,我們會將資料每日轉發給大家。下個月的《金錢以外》,星期六晚上10:30再見。 

(第二節完)

© Copyright 2020 活水基金